•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与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 > 正文
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
发布时间:2019/05/29 23:17:37 浏览量:

 

 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

       

  我院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于2006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周水涛。现有教授5人,博士与在读博士4人。

  该重点学科近五年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江汉论坛》、《小说评论》等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与小城镇叙事小说研究具有不可替代性,部分研究在国内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该重点学科于2007年、2008年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视阈中的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07JA75102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研究(08BZW063)》)。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与教材

王文初、江胜清等:《新时期湖北作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水涛、江胜清、王文初:《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视野中的小城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周水涛、轩红芹、王文初:《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江胜清等:《大学国文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水涛等:《文科毕业论文写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

周水涛:《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贺天忠:《美与象境界》,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代表作):

姓名

篇    名

刊 物 名 称

年 期

备注

江胜清

从新时期文学声浪中看湖北文学的三次浪潮

江汉论坛

2007年10期

 

江胜清

论中国现代留日作家群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倾向

江西社会科学

2008年11期

 

江胜清

论新世纪之交“反腐小说”创作的症结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1期

 

江胜清

论新世纪“新革命英雄传奇”的新突破

小说评论

2011年6期

 

周水涛

农民工题材小说——关于底层叙事的差异

文学评论

2010年第5期

 

周水涛

传递城乡蜕变的混响—论农民工题材小说矛盾揭示的深刻性

文艺争鸣

2010年第4期

 

周水涛

略论农民工小说人物建构的“去典型化”特征

小说评论

2010年第3期

 

周水涛

论“主流”农民工形象塑造的价值判断

西南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

 

周水涛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

 

王文初

职业有“份内”文学无“额外”

小说评论

2007年第2期

 

王文初

论世纪之交湖北作家的文化心态

江汉论坛

2006年第8期

 

王文初

批评的常识与胸襟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年第4期

 

王文初

“警觉主义”:对韩少功的思想物质的一种描述

文艺争鸣

2013年第8期

 

贺天忠

论李传锋生态动物小说物性真实的审美价值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

 

贺天忠

也论文艺本质视角的意识形态

湖北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余志平

论刘庆邦小说语言的俗与雅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1年第4期

 

余志平

孙犁荷花淀风格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余志平

 论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

武汉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

 

余志平

 生命意识的追寻与表现——刘庆邦小说创作论

小说评论

2008年第5期

 

方华蓉

论萧红小说中的战争书写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

 

方华蓉

略论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乡村妻子形象及文化寓意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第1期

 

方华蓉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女性身体及其文化寓意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年第6期

 

方华蓉

略论农民工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文化寓意

小说评论

2013年第5期

 

王应平

新世纪诗歌中的底层表达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2年第4期

 

王应平

《民立报》的俳谐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年第12期

 

王应平

新中国文学的预设与建构———以《茅盾文集》人文版的编纂为例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年第5期

 

胡用琼

论余华小说向传统人生哲学的回归 

求索

2012年第11期

 

胡用琼

生态意识关照下的民族文化心理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2期